1月10日上午,2019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揭曉,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曾慶存院士獲此殊榮。這位已屆耄耋之年的科學家,一輩子都在和氣象科學打交道,想著法子讓氣象預報更準確。
1952年,曾慶存考入北京大學物理系,為了國家需要,他放棄了自己的原子夢,決定為祖國氣象事業(yè)的發(fā)展做貢獻。
1961年,年僅26歲,還在蘇聯留學的曾慶存,在國際上最先成功將原始方程組模式用于短期數值天氣預報,讓天氣預報從主觀經驗預報,轉變?yōu)楦珳实母呖萍碱A報。
由他創(chuàng)立的“半隱式差分法”,至今仍是世界天氣和氣候數值模式的核心技術之一,并成為當代超級計算的主流算法之一。
曾慶存在氣象衛(wèi)星遙感領域也貢獻卓著。1974年,曾慶存發(fā)表專著《大氣紅外遙測原理》,開創(chuàng)性地把大氣遙感問題發(fā)展成系統理論,為利用衛(wèi)星進行氣象監(jiān)測打下了理論基礎。
數值預報和氣象衛(wèi)星觀測技術的成功應用,使得我國的氣象預報準確度,氣象災害預測和防控調度水平大大提高,其中對臺風的預報更是躋身世界先進水平。
國家需要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從學物理到轉行學氣象,從基礎研究到氣象衛(wèi)星實踐研究,從跨季度氣候預測試驗,到災害性天氣的氣候監(jiān)測、預測和防治再到現在從事的地球系統模式和氣候與環(huán)境變化研究,每一次或大或小的調整,排在曾慶存學術清單上的最優(yōu)先級,永遠是國家的需求。
60多年來,曾慶存參與、見證了中國氣象事業(yè)的發(fā)展,先后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和三等獎,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2016年還獲得享有“氣象諾貝爾獎”之稱的“第61屆國際氣象組織獎”。
除科研外,曾慶存還寫得一手好詩好文章,擁有“詩人院士”的美譽。他詠物寄情,不僅書寫著自己對于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更用詩化的語言,將科學與藝術完美地結合起來。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2009年以來,曾慶存和老一輩科學家們依然為地球系統數值模擬裝置的落地建設奮斗著?,F在,這個可以“給地球做CT”的大裝置已經進入全面建設階段,已85歲高齡的曾慶存說,“等建成了,我一定要去現場看一看”。
出 品:光明網科普事業(yè)部
科學顧問:戴云偉
策 劃:戰(zhàn) 釗
編 導:宋雅娟 肖春芳
免責聲明: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揚科技創(chuàng)新精神,傳遞更多科技創(chuàng)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此我們謹向原作者和原媒體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認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