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李曉光團隊基于鐵電隧道結量子隧穿效應,研發(fā)了具有亞納秒信息寫入速度的超快原型存儲器,并可用于構建存算一體人工神經網絡,該研究成果近日在線發(fā)表于《自然—通訊》。
研究結果表明,該鐵電隧道結非易失存儲器具有超快、超低功耗、高密度、長壽命、耐高溫等優(yōu)異特性,是目前綜合性能最好的非易失存儲器之一。此外,該存儲器還由于鐵電隧穿層中疇的可連續(xù)翻轉特性實現(xiàn)電阻的連續(xù)調節(jié),這一憶阻特性可用于構建超快的人工突觸器件,從而用于開發(fā)超快人工神經網絡存算一體系統(tǒng)。人工神經網絡的模擬結果表明,利用該鐵電隧道結憶阻器構建的人工神經網絡可用于識別MNIST手寫數字,準確率達90%以上。
相關論文信息: 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0-15249-1
(見習記者楊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