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8日,能源轉型委員會(The Energy Transitions Commissions, ETC)中國項目《可完成的使命——到2050年實現凈零碳排放(中國)》(下稱《可完成的使命(中國)》)中期研討會于華能集團成功舉行。落基山研究所作為能源轉型委員會的中國秘書處和研究單位,對項目中期所取得的初步成果進行了匯報。來自國內外大型能源公司以及能源領域的行業(yè)協會、研究機構、NGO和金融機構等共計三十多位行業(yè)專家參與了研討會。會上,國家發(fā)改委能源研究所原所長周大地、清華大學氣候變化與可持續(xù)發(fā)展研究院學術委員會主任何建坤、常務副院長李政、國務院發(fā)展研究中心中國國際發(fā)展知識中心副主任蔣希蘅、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常務副秘書長劉小詩、國網能源研究院副院長蔣莉萍、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yè)聯合會處長李永亮、大唐集團新能源科學技術研究院專家馮強、殼牌新能源業(yè)務拓展中國區(qū)負責人陳肇楠、華能集團相關領導等就研究中期成果進行了點評和交流。
《可完成的使命——中國2050年實現凈零碳排放》研究中期研討會
ETC主席Adair Turner勛爵致辭
《可完成的使命(中國)》研究以國際能源署(IEA)、能源轉型委員會的全球研究等報告為基礎,從需求側入手,對工業(yè)、建筑、交通等領域在2050年的需求量、活動量進行預測,并展望了達成凈零碳排放目標的能源品種和技術組合,對零碳電力供應、零碳氫能供應、生物質和CCS等達成零碳目標的能源供給側的適用性和可操作性也進行了分析。研究初步結論顯示,如要實現2050年中國能源的零碳轉型,電氣化將是未來中國零碳經濟的重點方向,而路面交通、化工、鋼鐵、建筑供熱等領域均可以實現大規(guī)模電氣化。如果實現這些領域的大比例電氣化,2050年中國電力需求將從目前每年6萬億千瓦時增長到每年15萬億千瓦時,而中國完全可以通過零碳的方式提供這些電力。研究進一步分析認為,完成中國發(fā)電體系的零碳化累計總投資額僅占中國30年總GDP的約0.4%。另外,氫能也將在中國低碳未來的能源版圖中占據關鍵一席。重型交通、鋼鐵、化工、電力儲能等領域都將為氫能帶來更大的需求,在零碳目標情景下,該研究預計到2050年,氫氣產量將從2018年的2500萬噸提高到近1億噸,且隨著電解水制氫成本的大幅下降,其產量比重將不斷加大,推動未來氫能的綠色化、零碳化。
與會專家對項目中期成果表示高度認可,對初步結果的準確度、項目組工作的全面性和項目內容的前瞻性表示贊許,并表示希望與能源轉型委員會有進一步的交流與合作。此外,專家在工業(yè)在未來中國經濟中的比重、化工等重工業(yè)未來發(fā)展趨勢、電力實時平衡問題、可再生能源成本問題、氫能發(fā)展模式和成本降低問題、航空新型燃料以及一帶一路對中國工業(yè)發(fā)展的影響等多個問題上闡述了自己的見解。下一步,該研究項目組也將對電力、氫能、生物質等領域的零碳技術組合和可行性等問題繼續(xù)進行深入的研究。
中國在2050年前GDP將達到發(fā)達國家水平、成為全面小康的現代化強國,中國也在氣候變化領域展現著全球領導力。能源轉型委員會希望與政府、企業(yè)、研究機構等各方共同探討2050年零碳經濟在經濟、技術等方面的可行性和重點的影響因素,共同推動零碳經濟領域更多積極的行動,以及低碳發(fā)展更快、更好地實現。
能源轉型委員會簡介
能源轉型委員會是一個由全球性能源企業(yè)和非政府機構創(chuàng)立的聯盟型組織,旨在識別推動全球能源系統朝著既能保障經濟穩(wěn)定發(fā)展又能幫助應對氣候變化的清潔低碳方向轉型。委員會于2015年成立,成員單位包括來自美國、歐洲、印度和中國等國家和地區(qū)的全球知名能源領域投資機構、大型跨國企業(yè)、創(chuàng)新企業(yè)、設備供應商、高耗能產業(yè)、非盈利機構以及學術權威和意見領袖。ETC理事會成員均由成員單位的最高決策層代表組成,包括殼牌公司主席Chad Holliday、匯豐銀行可持續(xù)金融中心執(zhí)行董事Zoe Knight、印度塔塔集團可持續(xù)發(fā)展負責人Padmanabhan、聯合國基金會副總裁Tim Wirth、倫敦經濟學院教授Nicholas Stern等。ETC目前中國成員單位包括國務院發(fā)展研究中心、清華大學氣候變化與可持續(xù)發(fā)展研究院、中國華能集團、香港中電集團、中國風力渦輪機制造商遠景集團等。
落基山研究所簡介
落基山研究所(Rocky Mountain Institute, RMI) 是一家于1982年創(chuàng)立的專業(yè)、獨立、以市場為導向的智庫。我們與政府部門、企業(yè)、科研機構及創(chuàng)業(yè)者協作,推動全球能源變革,以創(chuàng)造清潔、安全、繁榮的低碳未來。落基山研究所致力于借助經濟可行的市場化手段,加速能效提升,推動可再生能源取代化石燃料的能源結構轉變。落基山研究所在北京、美國科羅拉多州巴索爾特和博爾德、紐約市及華盛頓特區(qū)設有辦事處。落基山研究所是能源轉型委員會的中國秘書處。
免責聲明: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揚科技創(chuàng)新精神,傳遞更多科技創(chuàng)新信息,宣傳國家科技政策,展示國家科技形象,參與國際科技輿論競爭,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此我們謹向原作者和原媒體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認為本網文章及圖片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