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2019年為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收入安排的支出預算為866億元人民幣(126億美元)。雖然這筆支出將有助于填補前七批項目大約三分之二的補貼缺口,但還有176GW左右的新項目仍未進入補貼目錄。BNEF估算,如不采取其他措施,補貼赤字將在未來25年給項目持有企業(yè)持續(xù)帶來壓力。
支出預算
財政部于2019年6月19日公布了866億元的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收入安排的支出預算。資金撥付將優(yōu)先保障光伏扶貧和自然人分布式光伏等項目。
補貼目錄
到目前為止,財政部共發(fā)布了7批補貼目錄,包括2016年4月之前并網的217GW可再生能源項目,只有目錄上的項目能夠獲得補貼。下一批目錄的公布還遙遙無期。最新的第七批目錄公布于2018年6月,其中有些項目等待了39個月之久才終于進入該目錄。
目錄外光伏項目占大頭
目前已經并網、但尚未進入財政部補貼目錄的風電、光伏和生物質發(fā)電項目總規(guī)模達176GW。由于光伏行業(yè)在2017及2018年年出現的爆炸式增長,光伏項目占目錄外裝機規(guī)模的74%。
補貼缺口
若不算新的2019年補貼支出預算,BNEF預計,到2019年底,前七批目錄累計的資金缺口將增至1270億元(185億美元)。新增預算資金只能滿足待償付補貼的68%。根據財政部規(guī)定的分配方法,目錄上的所有項目都將獲得對應其補貼缺口68%的資金。

缺口擴大
如果只考慮列入目錄的項目,補貼資金有望在3年內能實現盈余。然而,據BNEF估算,如果將在目錄之外的項目也考慮在內,補貼缺口在今年年底將升至2280億元(332億美元)。到2035年,所有項目累計補助資金缺口將會擴大至1.4萬億元(約2030億美元),隨后逐漸減小。
走出赤字
風電和光伏的平價發(fā)展將使得2020年后的補貼需求基本為零。假設針對海上風電的補貼在此之后再延續(xù)5年,可再生能源的整體補貼需求將在2044年結束。根據我們的計算,可再生能源補貼基金有望在2045年扭虧為盈。
一組數據
866億元
2019年可再生能源補貼支出總預算額
176GW
等待納入補貼目錄的可再生能源項目規(guī)模
2045年
中國可再生能源補貼基金有望扭虧為盈的年份
免責聲明: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揚科技創(chuàng)新精神,傳遞更多科技創(chuàng)新信息,宣傳國家科技政策,展示國家科技形象,參與國際科技輿論競爭,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此我們謹向原作者和原媒體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認為本網文章及圖片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